揭秘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协议:灵活性与权益保障的平衡随着工作模式的多样化,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协议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员工的青睐。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探讨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协议的特点、优势以及如何保障双方的权益。我们这篇文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非全日制劳动...
11-30959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协议劳动权益保障
试用期主动辞职后工资结算存在哪些法律盲区2025年现行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员工主动离职时,用人单位需在3个工作日内结清全部应得工资(含绩效),但实操中存在考勤截止日认定、弹性福利扣除等争议点。我们这篇文章将从法律条款、企业惯常做法和维权路径
2025年现行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员工主动离职时,用人单位需在3个工作日内结清全部应得工资(含绩效),但实操中存在考勤截止日认定、弹性福利扣除等争议点。我们这篇文章将从法律条款、企业惯常做法和维权路径三方面深度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0条修正案,即便员工主动提出离职,企业最迟需在离职生效后72小时内完成工资清算。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离职生效日"通常以书面通知送达HR部门当日为准,而非工作交接完成日。
基本工资必须全额支付,但浮动部分如绩效奖金存在灰色地带。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第37号指导案例确立"超额业绩提成除外"原则,即仅当劳动合同明确约定试用期绩效与在职天数严格挂钩时,企业方可按比例扣除。
部分用人单位会以"未提前三日通知"为由扣减工资,这实际违反《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另外需警惕将培训费用转嫁为工资抵扣的行为,除非能证明该培训属于专项技术培训且签订服务期协议。
第一步应保存电子考勤记录等证据链,第二步通过企业OA系统正式催告,若72小时未果则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提交《工资支付令申请》,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起部分地区已开通微信小程序在线立案通道。
只要在职满1个自然日,企业就须缴纳当月全部社保费用,但部分地区允许公积金按天折算。
试用期员工原则上不受竞业限制约束,除非能证明接触过核心商业秘密且企业已支付专项补偿。
工作满20天即可折算0.5天年假工资,但需注意企业规章与地方法规的优先适用关系。
标签: 劳动权益保障试用期管理条例薪资纠纷解决雇主责任界定职场新人必知
相关文章
揭秘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协议:灵活性与权益保障的平衡随着工作模式的多样化,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协议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员工的青睐。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探讨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协议的特点、优势以及如何保障双方的权益。我们这篇文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非全日制劳动...
11-30959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协议劳动权益保障
劳动合同中的60岁以上员工权益保障解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60岁以上员工在职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关于这一年龄段员工的劳动合同权益保障问题,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60岁以上员工劳动合...
12-0295960岁以上员工劳动合同劳动权益保障退休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