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工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是否会被扣工资根据2025年现行《劳动合同法》规定,正式员工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合法程序,原则上不应扣减工资。但存在服务期协议、专项培训费用或重大经济损失等特殊情况时,用人单位可依法主张合理赔...
06-305劳动合同解除工资扣除规则劳动权益保护离职法律风险用工合规
第一个月辞职压的工资是否能依法追回根据2025年最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无权克扣离职员工合法工资,即使工作未满整月。劳动者可通过协商、劳动监察投诉或仲裁等途径维权,但需注意保留考勤记录、劳动合同等关键证据。以下从法律依据、操作流程...
06-0616劳动权益保护薪资纠纷处理离职法律风险证据收集技巧新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在辞职后是否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在员工辞职后仍然具备部分法律效力,但权利义务关系会发生战略性转变。核心条款如保密协议、竞业限制等依然约束双方,而基础劳动条款则随劳动关系终止失效。2025年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
06-0415劳动合同时效离职法律风险竞业限制条款电子证据存证劳动仲裁时效
试用期主动离职能拿到应得的工资吗根据2025年现行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员工主动离职时,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实际工作天数对应的工资。无论离职原因如何,劳动者已付出的劳动时间都应获得报酬,这是受法律保障的基本权益。法律依据与执行细节《劳动合同法》第...
06-0314试用期权益保障工资结算规则劳动法实务操作离职法律风险职场新人必知
试用期结束选择离职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风险和职场礼仪2025年职场环境中,试用期离职需要平衡法律合规性、职业信誉维护和人际关系处理三大核心要素。我们这篇文章从解除程序、经济补偿、文件交接等实务角度,系统分析试用期离职的关键操作框架,并提供可落...
05-1325试用期权益保障离职法律风险职场过渡策略人力资源合规职业信用管理
离职后被扣发上月奖金绩效是否违反劳动法根据2025年现行劳动法规,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发离职员工已产生的奖金绩效属于违法行为。核心判定标准在于奖金对应的劳动周期是否已完成,与离职时间无关。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要求全额支付,但需注意三类特殊...
05-1228劳动者权益保护绩效奖金争议离职法律风险劳动仲裁指南工资支付法规
试用期主动离职是否还能拿到应得工资根据2025年现行劳动法,试用期员工主动离职仍有权获得实际工作天数的工资报酬,但需遵守法定离职程序。企业无权以任何理由克扣合法薪资,未支付行为可向劳动监察部门申诉。以下是具体规则和维权方式的详细解读。劳动...
05-0631试用期权益保障劳动法实务薪资追讨技巧离职法律风险2025新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