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分类与ISO13485标准:深入解读在医疗器械行业中,ISO13485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国际标准,它关乎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这篇文章将探讨医疗器械的分类,并详细解读ISO13485标准的重要性。我们这篇文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医...
11-30959医疗器械分类ISO13485标准
常见的一类医疗器械到底有哪些具体类型根据2025年最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一类医疗器械作为风险程度最低的品类,主要包括基础外科器械、物理治疗设备以及部分诊断试剂等14个亚类。这类产品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安全性,往往采取备案制而非审批制,
根据2025年最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一类医疗器械作为风险程度最低的品类,主要包括基础外科器械、物理治疗设备以及部分诊断试剂等14个亚类。这类产品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安全性,往往采取备案制而非审批制,其典型代表包含外科用缝合针、医用冰袋、轮椅等基础医疗用品。
一类医疗器械的界定核心在于其「低风险性」和「成熟技术」双重属性。与二三类器械不同,它们通常不直接接触血液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使用时效多在短期(少于30分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医疗技术发展,部分传统二类器械如普通听诊器在2023年已降级为一类管理。
监管层面呈现三大特征:备案主体需具备生产资质但免于临床评价,产品说明书不得宣称疗效,生产环节实行年度报告制而非实时监测。这种"轻准入重日常"的模式显著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
占据一类器械总量的43%,包含医用高分子夹板、助行器、急救绷带等。其中可重复使用的轮椅根据ISO 7176标准,其静态载荷需达到100kg以上方能通过备案检测。
涵盖红外理疗灯(波长限定在800-1400nm)、磁疗贴(磁场强度<50mT)等产品。这类器械自2024年起必须标注"本产品不替代药物治疗"的警示语。
手术刀柄、换药镊等传统器械仍占主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微创技术普及,部分腔镜配套器械已重新分类为二类产品。
关键看是否接触人体创伤表面或影响生理功能,例如同样用于固定,普通颈托属于一类而脊柱外固定支架则归为二类。
虽无需许可但须完成进出口备案,且中文标签必须包含备案人名称和产品编码,2024年新增了二维码追溯强制要求。
重点查看备案编号(格式为"X械备XXXXX号")和有效期,血压计等产品建议选择带有CMA标志的检测合格型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