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新规解读

公务知识2025年04月26日 06:03:575admin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新规解读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最新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改革要点和实施意义,帮助你们全面把握政策导向。主要内容包括:预算管理强化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新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新规解读

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最新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改革要点和实施意义,帮助你们全面把握政策导向。主要内容包括:预算管理强化措施收支管理新要求资产管理升级绩效管理改革信息化建设举措监督管理机制;7.常见问题解答


一、预算管理强化措施

新制度对预算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全流程控制要求。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所有财政收支纳入预算体系,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推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严禁超预算、无预算支出。预算编制采取"零基预算"方法,改变原有"基数加增长"模式,提高资金分配科学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要求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对重点项目实施"双监控"(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同时强化预算公开透明,除涉密信息外,预决算信息应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二、收支管理新要求

在收入管理方面,新规强调"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非税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严禁坐收坐支、截留挪用。建立收费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取消未经批准的收费项目。

支出管理方面推行"负面清单"制度,明确禁止支出范围。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标准双管控。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实行分类管理,细化支出标准。建立支出标准体系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资产管理升级

新制度构建了"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体系。建立资产配置标准,严禁超标配置资产。推行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改革处置方式,规定资产处置必须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进行。

特别强化了对外投资管理,明确禁止行政事业单位从事股票、基金、期货等高风险投资。规范对外借款行为,建立借款审批制度和风险评估机制。建立资产定期清查制度,确保账实相符。


四、绩效管理改革

新规建立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绩效评价范围覆盖所有财政资金,重点项目实行第三方评价。

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建立绩效信息报告制度,重大绩效问题实行问责。推行成本效益分析,探索引入成本会计制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五、信息化建设举措

加快推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系统的互联互通。推广应用电子发票,推行无纸化报销。建立财务大数据中心,提升数据分析应用能力。

推进财务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建立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探索应用区块链等新技术,提高财务管理智能化水平。


六、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配备专职内审人员。推行总会计师制度,强化财务专业领导。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关键岗位实行轮岗制度。

强化外部监督,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问题整改机制,形成监督闭环。推行"互联网+监督",拓展社会监督渠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七、常见问题解答Q&A

新制度对单位"一把手"有哪些要求?

新规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财务管理第一责任人,要对财务活动负总责。要求主要负责人必须掌握基本财务知识,亲自审批重大财务事项,不得授意、指使财务人员违规操作。

新制度对财务人员资质有何规定?

要求财务岗位必须配备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关键岗位需具备中级以上会计职称。建立财务人员培训制度,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规定学时。鼓励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

如何落实新规要求的绩效管理?

应从目标设定、过程监控、结果评价三个环节入手。年初设定可量化、可考核的绩效目标;执行中建立预警机制;年度终了开展自评和重点评价,并将结果用于改进管理和预算安排。

标签: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新规解读预算管理绩效管理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