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此致敬礼公文格式详解,此致敬礼是什么意思

公务知识2025年05月02日 10:03:440admin

此致敬礼公文格式详解,此致敬礼是什么意思"此致敬礼"作为中国公文写作中的传统敬语,承载着礼仪文化与行文规范的双重意义。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解析这一特殊格式的应用场景、书写规范及常见误区,内容包含:基本定义与使用场景;标准

此致敬礼公文格式怎么写

此致敬礼公文格式详解,此致敬礼是什么意思

"此致敬礼"作为中国公文写作中的传统敬语,承载着礼仪文化与行文规范的双重意义。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解析这一特殊格式的应用场景、书写规范及常见误区,内容包含:基本定义与使用场景标准格式与排版要求现代公文中的变体形式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电子公文中的特殊处理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7. 实操案例演示。通过全方位解读,帮助你们掌握这一公文写作中的关键礼仪要素。


一、基本定义与使用场景

"此致敬礼"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礼节性结尾用语:"此致"表示前文内容到此结束,"敬礼"表达对受文者的尊重。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这类敬语主要应用于以下三类公文:

  • 公开信/慰问信:如政府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
  • 上行公文:下级单位给上级部门的请示、报告
  • 平行公文:不相隶属单位间的函件

需特别注意的是,命令、决定等下行公文及会议纪要等事务性文书一般不使用此类敬语,而通知、通报等文种仅在特定场合使用。


二、标准格式与排版要求

规范的"此致敬礼"应遵循"分两行、空两格"的书写原则:

  1. 位置安排:在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不加标点
  2. 敬语格式: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敬礼",后加感叹号(!)
  3. 字体要求:应与正文保持一致(仿宋_GB2312三号字)
  4. 行距控制:"此致"与正文间距为1.5倍,与"敬礼"间距为单倍

正确示例:
......(正文内容)
  此致
敬礼!


三、现代公文中的变体形式

随着公文写作的发展,已出现多种符合规范的替代表达:

适用场景替代格式使用说明
对上行文"谨致
崇高的敬意"
用于特别庄重的场合
平行单位"顺致
崇高的敬意"
体现平等尊重
电子公文"此致
诚挚问候"
淡化等级色彩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公文处理若干事项的通知》中明确,在不违反基本礼仪的前提下,允许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敬语表达。


四、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公文写作实践中主要存在三类典型错误:

  • 连写错误:将"此致敬礼"写在同一行(错误示例:"此致敬礼!")
  • 标点误用:在"此致"后加冒号(错误示例:"此致:敬礼!")
  • 位置颠倒:将"敬礼"缩进两格(错误示例:"此致
      敬礼!")

纠错要点:牢记"此致不顶格、敬礼要顶格、标点仅限结尾"三原则。建议拟稿后使用WPS公文模板的"格式检查"功能进行自动校核。


五、电子公文中的特殊处理

数字化办公环境下需注意:

  1. 邮件正文:保留传统格式,但可将字体调整为微软雅黑10.5磅以提高屏幕可读性
  2. PDF附件: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格式,建议增加书签导航
  3. 微信公文:可视情况简化为"此致【换行】敬礼",避免使用过多空格

根据2020年中央网信办调研数据,电子公文格式错误中约27.3%与敬语排版相关,应引起足够重视。


六、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此致敬礼"格式的形成历经三个阶段:

  • 民国时期:源自西方书信"Yours sincerely"的中文转译
  • 50-70年代:受苏联公文体系影响形成固定格式
  • 改革开放后:1981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首次明文规范

这一格式既保留了"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传统礼仪思想,又契合现代行政管理的标准化需求,堪称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


七、实操案例演示

示例1:请示文件结尾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此致
敬礼!
××市发展改革委
2023年5月20日

示例2:慰问信结尾
......衷心祝愿全体官兵节日愉快、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市人民政府

常见疑问解答
Q:是否所有公文都必须使用"此致敬礼"?
A:不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命令、决定等15个文种中仅函、报告等部分文种需要使用。

Q:企业公文能否简化这一格式?
A:企业内部文书可参照GB/T 9704标准适当简化,但对外正式公文建议保持规范格式。

Q:两页以上的公文如何排版?
A:应在末页正文结束处标注,不可将"此致敬礼"单独置于下一页。

标签: 此致敬礼格式公文写作敬语规范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