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专业研究生:培养文化遗产守护者古籍修复专业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古籍保护工作的推进,古籍修复专业研究生教育应运而生。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介绍古籍修复专业研究生...
广东立中山图书馆:历史、馆藏与服务指南
公务知识2025年04月04日 06:09:109admin
广东立中山图书馆:历史、馆藏与服务指南广东立中山图书馆(现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承载着岭南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播的重要使命。我们这篇文章将全面解读这座百年图书馆的历史沿革与建筑特色;馆藏资源与数字服务;你们服务
广东立中山图书馆:历史、馆藏与服务指南
广东立中山图书馆(现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承载着岭南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播的重要使命。我们这篇文章将全面解读这座百年图书馆的历史沿革与建筑特色;馆藏资源与数字服务;你们服务与特色活动;参观指南与实用信息;社会功能与学术贡献,帮助你们深入了解这座文化地标。
一、历史沿革与建筑特色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始建于1912年,其前身是广东图书馆,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其建筑融合了中西合璧的风格特点:
- 北斋:原为广雅书局藏书楼,保留清代岭南建筑风格
- 主楼:1986年新建的现代化馆舍,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
- 孙中山文献馆:特设的孙中山专题文献收藏与研究中心
2010年扩建的文德分馆更以"书籍森林"为设计理念,成为广州新的文化地标。图书馆现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21年入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
二、馆藏资源与数字服务
截至2023年,图书馆总藏书量已突破1000万册/件,其中特色馆藏包括:
收藏类型 | 代表藏品 |
---|---|
古籍文献 | 16万册(含74部国家珍贵古籍) |
民国文献 | 约30万册(华南地区最完整) |
孙中山文献 | 1.2万件(全球三大收藏机构之一) |
地方文献 | 10万册(涵盖岭南各地方志) |
数字服务方面,图书馆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
- "粤读通"证实现全省图书馆通借通还
- "掌上中山图"APP提供百万册电子书资源
- 自建"广东地方文献数据库"等18个特色数据库
三、你们服务与特色活动
图书馆年均接待你们超300万人次,主要服务包括:
- 基础服务:全年365天开放,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
- 特色空间:少儿阅读区、视障人士服务区、创客空间
- 品牌活动:"中图讲堂"年均举办200场文化讲座
近年推出的研学服务尤具特色:
- 古籍修复体验工作坊(需预约)
- 广府文化主题文献展
四、参观指南与实用信息
交通指南:
- 地铁1号线农讲所站A出口步行5分钟
- 周边停车场:广东省博物馆地下停车场(步行10分钟)
开放时间:
- 主馆:周二至周日 9:00-21:00
- 特藏部:周一至周五 9:00-17:00(需提前预约)
办证须知:
- 凭身份证免押金办理你们证
- 外籍人士需提供护照及住所证明
- 老年你们(65岁以上)享受优先服务
五、社会功能与学术贡献
作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首批成员单位,图书馆:
- 主持《广州大典》等大型文献编纂项目
- 年均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30余场
- 与港澳地区建立文献资源共享机制
2023年新服务:
- 上线"粤读通"2.0版本,实现大湾区九城通借通还
- 开设"岭南非遗数字馆"虚拟展厅
- 推出"古籍活化"文创产品开发计划
常见问题解答
Q:非广州户籍能否办证?
A:可以,中国大陆居民凭有效身份证件均可办理,无户籍限制。
Q:古籍文献如何查阅?
A:需提前3个工作日通过官网或电话预约,查阅时需出示研究证明并遵守特藏部管理规定。
Q:图书馆提供哪些无障碍服务?
A:设有盲文阅览室、无障碍通道、轮椅借用服务,并定期举办视障人士阅读活动。
标签: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古籍保护地方文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