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人民的权力:概念解析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公务知识2025年04月03日 09:11:5822admin

人民的权力:概念解析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人民的权力(Popular Sovereignty)是一个深刻影响现代政治体系的核心理念,它确立了人民作为国家权力最终来源的地位。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阐述人民权力的内涵、历史演变、实现形式以及在中国特

人民的权力

人民的权力:概念解析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人民的权力(Popular Sovereignty)是一个深刻影响现代政治体系的核心理念,它确立了人民作为国家权力最终来源的地位。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阐述人民权力的内涵、历史演变、实现形式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具体实践,包含以下重点内容:人民权力的基本定义与理论渊源中外政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发展史宪法对人民权力的保障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原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践数字化时代的新型参与渠道;7. 常见疑问解答


一、人民权力的基本定义与理论渊源

人民权力指国家主权最终归属于全体人民,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授权。这一理论可追溯至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其核心观点认为:人民通过契约让渡部分权利形成公共权力,但始终保留对权力的最终控制权。现代政治学中,该理论体现为三个基本原则:权力来源的人民性(通过选举等程序授权)、权力运行的监督性(罢免权、质询权等)、权力目标的公益性(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

与西方代议制民主不同,中国的人民主权理论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关注选举环节,更注重决策、管理、监督全流程的民主参与。这一理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明确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形式"。


二、中外政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发展史

西方脉络:从古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到启蒙运动时期洛克提出"政府论",再到美国《独立宣言》宣告"政府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同意",西方的人民主权理论经历了从思想到制度的转化过程。但需注意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民主权常受资本力量制约,存在"选举时轰轰烈烈,选后冷冷清清"的现象。

中国实践:中国古代已有"民为邦本"思想(《尚书》),但真正的人民主权制度建立始于新中国成立。1954年宪法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改革开放后通过《选举法》修订(如城乡同票同权)、基层民主建设等不断完善。2019年"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重要论断,标志着理论创新的新高度。


三、宪法对人民权力的保障机制

我国现行宪法通过多维度制度设计保障人民权力:

  • 根本法确认: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权利清单:宪法第二章详细列举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第34条)、言论自由(第35条)、监督权(第41条)等基本政治权利
  • 组织保证: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三章)作为实现人民权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 义务约束:要求所有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第27条)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制度,强化了权力来源于人民的仪式性认知。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原理

作为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通过五大机制实现人民权力:

  1. 选举机制: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选,更高层级实行间接选举。2023年数据显实,全国五级人大代表总数达277万名,其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比持续提升
  2. 立法机制: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已成常态,如《民法典》编纂期间收到102万条群众建议
  3. 监督机制: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监督形式不断完善
  4. 决定机制:对重大事项如"十四五"规划、预算调整等行使决定权
  5. 任免机制:依法选举和罢免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近年来推行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基层人大做实决定权的重要创新,已在浙江等地取得显著成效。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践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我国建立了两大基层民主制度:

比较维度村民自治居民自治
组织载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决策形式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
创新实践"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浙江宁海)"社区议事厅"模式(北京朝阳)
最新发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强化数字化监督

典型案例显示,重庆某村通过"村民说事"制度,三年内解决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等民生问题47件,信访量下降80%,充分证明基层民主的治理效能。


六、数字化时代的新型参与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人民权力行使呈现新形态:

  • 网络问政平台: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自2019年上线,累计处理群众反映问题300余万件
  • 立法参与:全国人大官网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系统,2022年共收集公众建议1.2万条
  • 数字监督:" 阳光信访"系统实现投诉办理全程可追溯,平均办结时间缩短至15天
  • 基层创新:浙江"浙政钉"、广东"粤省事"等政务APP嵌入民主协商功能

需警惕的是,数字鸿沟可能造成新的参与不平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各地同步推进线下参与渠道建设,如北京"人大代表之家"已实现街道乡镇全覆盖。


七、常见疑问解答Q&A

人民权力与西方"主权在民"有何本质区别?

根本区别在于实现形式:我国强调"过程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不仅有选举民主,更注重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等多种形式。而西方多党竞争制度下,人民权力往往异化为"选票政治",民众真实诉求在选举后难以持续影响决策。

普通民众如何有效行使监督权?

可通过多种法定渠道:①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各级人大设有代表联络站);②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③在政府网站"政民互动"栏目留言;④参与电视问政等监督节目。关键是要提供具体事实依据,依法理性表达。

如何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全过程"?

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时间维度(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环节衔接贯通);空间维度(从中央到基层的多层级民主实践);内容维度(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典型案例如上海古北社区的"参与式预算",居民全程参与项目提议、筛选、实施到评估。

标签: 人民的权力人民主权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