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合肥市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将如何优化城市治理效能

公务知识2025年07月03日 12:40:002admin

合肥市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将如何优化城市治理效能2025年实施的《合肥市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通过明确权责边界、强化培训考核和数字化监管三大核心措施,系统性提升辅助执法规范化水平。该办法在城管、交通、环保等领域实现辅助执法人员全流

合肥市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

合肥市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将如何优化城市治理效能

2025年实施的《合肥市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通过明确权责边界、强化培训考核和数字化监管三大核心措施,系统性提升辅助执法规范化水平。该办法在城管、交通、环保等领域实现辅助执法人员全流程管理,预计可降低15%行政执法争议率。

政策核心创新点解读

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新办法首次采用"双清单"机制:正面清单规定7类可协助事项(如证据采集、文书送达),负面清单明确禁止独立执法等12项红线。值得注意的是,办法创造性地引入区块链存证技术,所有辅助行为均需通过执法终端实时记录,确保责任可追溯。

在人员准入方面,新规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且通过"法律基础+情景模拟"双项考核,较原先标准提升明显。薪酬体系则实行"基础工资+绩效补贴+岗位津贴"三级结构,与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城市形成制度衔接。

智慧执法终端的关键作用

配发的智能执法仪不仅具备常规摄录功能,更搭载AI识别系统,可自动核对人员资质二维码并提示越权行为。2024年试点数据显示,配备该设备的包河区辅助人员纠错率提升32%。

实施面临的挑战

部分基层单位反映设备采购资金压力较大,特别是庐阳区老城区需更新三代执法终端。与此同时,约27%的辅助人员存在年龄结构偏大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需要针对性开展"师徒制"培训。

政策衔接期还暴露出职责划分过细导致的行政效率问题。例如滨湖新区某次联合执法中,因主责队员突发请假,辅助人员受权限限制无法及时处置流动摊贩聚集事件。

Q&A常见问题

辅助人员是否有行政追责风险

根据办法第18条,越权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需承担相应责任,但主责执法人员将被追究连带责任。2025年新开发的"执法风险评估系统"可提前预警80%以上违规操作。

该办法与长三角执法协同的关系

合肥版本特别增设"区域协作专章",持证人员可在合肥都市圈内跨区支援,其执法记录数据自动接入三省一市监管平台。这与上海浦东新区推行的辅助人员互认机制形成呼应。

市民如何监督辅助执法人员

除传统的12345投诉渠道外,市民扫码识别执法人员制服上的电子胸牌,即可实时查验资质信息和投诉历史。2025年3月上线的"合法通"微信小程序还开通了执法满意度即时评价功能。

标签: 行政执法改革智慧城市治理基层法治建设数字政务创新长三角一体化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