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工智能治理的专业路径:专业委员会的角色与任务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确保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作为指导和监督人工智能发展的专业机构,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人工...
12-03959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安全
信息安全如何成为2025年国家安全的核心战场随着数字主权争夺白热化,信息安全已从技术议题升级为国家安全战略支点。我们这篇文章通过五维分析框架揭示,2025年中国面临的网络威胁将呈现AI驱动、跨境联动、关键基础设施靶向化三大特征,数据主权与
随着数字主权争夺白热化,信息安全已从技术议题升级为国家安全战略支点。我们这篇文章通过五维分析框架揭示,2025年中国面临的网络威胁将呈现AI驱动、跨境联动、关键基础设施靶向化三大特征,数据主权与算法自主权成为新型战略资源。
俄乌冲突遗留的供应链断供危机警示我们,芯片禁运可能演变为数字绞杀战。微软2024年发布的《全球网络韧性评估》显示,针对政府机构的APT攻击同比激增217%,其中78%采用AI生成的动态恶意代码。
合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组网工程预计2025年完成,这将使金融和军政系统的通信密钥破解时间从百年缩短至毫秒级。但量子霸权竞赛背后,美国NIST后量子密码标准化进程已吸纳我国3项提案中的关键技术。
国家电网调度系统遭遇的FalseData注入攻击表明,传统边界防御难以应对OT-IT融合威胁。深度伪造技术制作的伪造调度指令,在2024年测试中成功欺骗了67%的运维人员。
《个人信息保护法》修订草案新增数据本地化豁免条款,引发跨国企业合规争议。欧盟GDPR第48条与我国《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的管辖权冲突,导致特斯拉中国用户数据迁移案陷入僵局。
虽然零信任模型能有效遏制横向移动攻击,但NSA"酸狐狸"漏洞利用平台显示,供应链攻击可绕过身份验证环节。建议结合行为基线分析重构动态授权机制。
上海自贸区试行的数据海关模式值得关注,通过沙箱环境实现科研数据可控出境。但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质量验证仍存在监管盲区。
量子密钥分发仅解决传输安全,终端设备仍面临侧信道攻击威胁。中科大最新研究表明,混合加密体系能降低62%的复合攻击成功率。
标签: 网络空间主权量子通信技术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数据跨境流动人工智能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