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辞退员工时绩效工资是否必须全额发放
企业辞退员工时绩效工资是否必须全额发放根据2025年现行劳动法及典型案例,企业辞退员工时,已完成的绩效考核周期对应的绩效工资必须全额支付,但未来未开展考核周期的绩效工资可不发放。核心取决于绩效考核周期的界定和具体劳动合同条款。绩效工资的法
企业辞退员工时绩效工资是否必须全额发放
根据2025年现行劳动法及典型案例,企业辞退员工时,已完成的绩效考核周期对应的绩效工资必须全额支付,但未来未开展考核周期的绩效工资可不发放。核心取决于绩效考核周期的界定和具体劳动合同条款。
绩效工资的法律定性
绩效工资在法律上属于浮动薪酬部分,不同于固定工资。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发布的《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六)》明确将绩效工资纳入"劳动报酬"范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剥夺。关键在于区分已结算和未结算的绩效。
已考核周期绩效的处理
若员工被辞退时已完成某季度的绩效考核,即使发放日在离职后,企业也必须支付。例如某北京互联网公司2024年败诉案中,法院判定提前解除合同的程序员有权获得已完成开发项目的季度绩效奖金。
未考核周期绩效的争议
对于尚未开始或未完成考核周期的绩效工资,企业通常无需支付。但特殊情形下(如恶意辞避免年终奖发放),员工可主张"期待利益损失"。上海某外企2023年案例显示,提前2周辞退高管以避免支付高额年度绩效的行为被认定为恶意。
企业合规操作要点
完整的绩效考核制度文档是关键证据链。建议企业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定义三点:具体考核周期、绩效核算公式、离职情形处理规则。值得注意的是,单方面修改绩效制度对已离职员工不具追溯力。
实务中常见误区是将绩效工资等同于年终奖。实际上前者具有更强连续性,某深圳制造业2024年败诉案显示,将季度绩效包装为"年度奖励"的做法被认定为规避法律义务。
Q&A常见问题
经济性裁员是否影响绩效支付
裁员性质不影响已完成绩效的支付义务,但可能涉及对未来绩效工资的协商补偿。多数案例支持N+1补偿含未来绩效的折现计算。
绩效考核制度缺失时的处置
若无书面制度,司法机关通常按同岗位平均绩效或企业历史发放记录推定。某成都教育机构2024年案例显示,HR系统里的隐性评价标准也可作为裁量依据。
员工过失辞退的特殊情形
即使因严重违纪辞退,已产生绩效工资仍应支付。但企业可依据规章制度扣除部分作为违约金,扣除比例不得超过20%。
标签: 劳动法实务 绩效薪酬管理 解除劳动合同 浮动工资争议 企业合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