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为何在2025年仍需审慎布局非标业务
保险资金为何在2025年仍需审慎布局非标业务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保险资金在2025年配置非标资产时需更注重风险收益平衡。我们这篇文章通过五维度分析框架揭示,尽管非标资产能提升收益,但信用风险溢价缩窄与资产荒背景下,保险机构应建立全生命
保险资金为何在2025年仍需审慎布局非标业务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保险资金在2025年配置非标资产时需更注重风险收益平衡。我们这篇文章通过五维度分析框架揭示,尽管非标资产能提升收益,但信用风险溢价缩窄与资产荒背景下,保险机构应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重点关注另类信贷、不动产及私募债权的结构性机会。
当前非标业务的核心矛盾
在低利率环境持续作用下,保险资金配置非标资产面临三重困境。一方面,优质资产供给持续萎缩,AAA级城投债利差已压缩至历史低位的85BP;另一方面,监管对嵌套层级的限制使得以往通过复杂结构隐藏风险的操作难以为继。更关键的是,2024年实施的《保险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将不良资产认定标准前移了180天。
信用风险定价扭曲现象
市场对政信类项目的非理性追捧导致风险溢价体系失效。某省级平台发行的5年期永续债票面利率仅4.2%,与其实际信用状况明显背离。这种扭曲迫使险资要么接受更低的收益覆盖,要么转向风险更高的下沉区域——而这与保险资金的安全性要求产生根本冲突。
结构性机会的捕捉策略
通过跨市场比较发现,绿色能源基础设施REITs呈现独特优势。以粤港澳大湾区某海上风电项目为例,其现金流稳定系数达到0.92,显著高于传统商业地产的0.78。同时,监管对ESG投资的政策倾斜,使得此类项目可获得额外50BP的资本金占用优惠。
在另类信贷领域,供应链金融中的头部车企商票贴现业务展现出较强韧性。2024年数据表明,此类资产违约率维持在0.3%以下,且期限多在270天内,与险资负债端匹配度较高。不过需警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产能过剩风险传导。
风控体系的迭代要求
传统的担保增信模式正在失效,某信托计划违约案例显示,连带责任担保的实际回收率不足30%。现代风控需要构建三大新支柱:基于卫星遥感的动产监控系统、现金流压力测试模型(应包含至少12种极端情景),以及每月更新的行业景气度雷达图。
Q&A常见问题
如何评估非标资产的真实风险溢价
建议采用"基准利率+行业beta+个体alpha"的三因子模型,其中行业beta系数应取自最近三个完整经济周期的波动数据,个体alpha则需结合现场尽调的软信息进行修正。
保险资管与信托合作模式是否有新变化
2025年更倾向"投顾模式"而非通道业务,重点考察合作方的另类资产定价能力。某头部险企最新合作条款中,要求信托公司派驻具备CFA和FRM双证的专业团队。
境外非标资产配置是否值得考虑
东南亚基础设施债权的性价比凸显,但需叠加汇率对冲成本。实践表明,当美元LIBOR高于3.5%时,人民币计价资产的优势将重新显现。
标签: 保险资金配置 非标资产风险 另类投资策略 信用风险定价 资产负债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