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哪些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简称NSFC)是中国支持基础研究的重要渠道,其学科分类体系反映了国家对自然科...
03-319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NSFC学科分类科研基金申报
江苏自然基金2025年申报有哪些关键变化值得关注2025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交叉领域研究,申报系统中新增"伦理风险评估"强制模块,项目评审采用"代表作+科研诚信档案"双轨
2025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交叉领域研究,申报系统中新增"伦理风险评估"强制模块,项目评审采用"代表作+科研诚信档案"双轨制。我们这篇文章将从申报指南变化、交叉学科扶持政策和评审机制改革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与2024年相比,2025年指南最显著的变化在于项目类别重组。青年基金资助年限从2年延长至3年,面上项目新增"绿色通道"快速评审机制。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类别均要求至少30%经费用于实验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建设。
学科代码系统采用新版国家学科分类标准,新增"智能仿生材料"和"数字医疗装备"两个优先资助方向。申报书格式中增设"技术路线可行性验证"独立章节,要求提供第三方机构出具的预实验报告。
本年度首次设立总额1.2亿的交叉创新联合基金,由省科技厅与7家三甲医院共同出资。申报团队必须包含计算机科学和临床医学双PI,且研究方案需通过江苏省医学人工智能伦理审查委员会的预审。
评审标准中专设20分交叉创新分值,评估维度包括:技术融合度(8分)、学科互补性(6分)和成果转化路径(6分)。获资助项目将自动进入江苏技术产权交易所的专利培育库,享受优先挂牌交易政策。
实行"双盲评审+视频答辩"混合模式,形式审查阶段新增学术不端AI检测环节。创新性地引入"研究方案可重复性指数"评分,要求申请人提交原始数据管理计划和第三方验证承诺书。
特别设置"负面清单"制度,明确规定5类不予受理情形,包括:使用单一细胞系的研究、纯算法改进类项目、无阳性对照的实验设计等。评审专家库更新率达40%,新增产业专家占比不少于25%。
传统学科项目资助数量虽减少20%,但单项资助强度提高35%。材料、化学等基础学科增设"前沿探索"专项,允许5%的经费用于颠覆性技术预研。
企业配套资金比例从1:0.5提升至1:1,但可抵扣50%的研发加计扣除额。参与企业须具备CMA或CNAS认证实验室,且技术骨干需全程参与研究。
涉及跨境数据流动的项目需通过网络安全审查,外方合作单位须来自"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协议国。项目成果发表实行"双署名"制度,要求在中外期刊同步公开研究数据。
标签: 科研基金申报交叉学科研究科研伦理审查数据共享机制评审制度改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