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25年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25年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2025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将实施“3+X”交叉学科培养计划,在保持金融、法律、新材料等优势学科基础上,新增智能社会治理、碳中和工程两个前沿方向,推免比例预计提升至45%,并首次开放港澳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25年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2025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将实施“3+X”交叉学科培养计划,在保持金融、法律、新材料等优势学科基础上,新增智能社会治理、碳中和工程两个前沿方向,推免比例预计提升至45%,并首次开放港澳台考生远程面试通道。
核心招生方向调整
相较于2024年,深圳院区最显著的变革在于学科布局重构。原有的8大专业集群将整合为5个交叉学部,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与“环境能源”合并组建可持续科技学部,同步成立由院士领衔的“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值得关注的是,新设立的碳中和工程专业将采用校企双导师制,与华为、比亚迪等深圳龙头企业共建12个产业课题库。
申请流程优化
申请系统将于2024年11月1日开放,首次引入“预评估”机制:考生可提前上传研究成果至学术潜力评估平台,获得最多3位教授的非正式反馈。英语成绩要求从托福90/雅思6.5调整为多选机制,新增PTE学术英语考试(62分)和剑桥领思(180分)作为替代选项。
奖学金与国际化支持
“大湾区英才计划”年度资助金额提升至2800万元,覆盖率达65%。新增的“跨境研究基金”支持学生开展深港联合课题,年度最高可获15万元科研补贴。在双学位项目方面,与香港大学合办的“金融科技硕士”将扩招30%,并新增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城市设计联合培养项目。
Q&A常见问题
非全日制项目是否参与推免
2025年起,金融管理(FMBA)和知识产权两个非全日制专业首次纳入推免系统,但要求申请人具备2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且推荐信必须包含雇主评价。
新专业师资力量如何保障
智能社会治理专业已确认引进7位IEEE Fellow级别学者,其中4位来自北大本部轮岗教授团队,3位通过全球招聘加入。所有新设专业课程均需通过校本部学术委员会与深圳产业咨询委员会的双重认证。
住宿政策是否调整
由于西丽新校区投入使用,2025级新生将全部安排单人间公寓,但需注意大学城共享图书馆的预约制度改为学分挂钩制,研究生每学期需完成至少20小时学术志愿服务。
标签: 研究生招生政策 交叉学科培养 大湾区高等教育 推免生制度改革 国际化学位项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