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如何引领智慧图书馆转型

公务知识2025年05月12日 03:33:3826admin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如何引领智慧图书馆转型作为中国顶尖高校的知识枢纽,复旦大学图书馆正在2025年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新任馆长以"智慧服务+学术赋能"双轮驱动策略,通过AI文献挖掘系统和沉浸式学习空间等创新举措,重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如何引领智慧图书馆转型

作为中国顶尖高校的知识枢纽,复旦大学图书馆正在2025年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新任馆长以"智慧服务+学术赋能"双轮驱动策略,通过AI文献挖掘系统和沉浸式学习空间等创新举措,重新定义现代大学图书馆的价值定位。

数字化转型的三大突破

面对纸质文献借阅量年均下降18%的趋势,馆长主导开发了国内首个"学术大脑"平台。这个智能系统不仅能追踪全球143个数据库的研究热点,更通过知识图谱技术自动生成跨学科研究路径图。

在空间改造方面,原期刊阅览区已升级为配备MR混合现实设备的"未来学习实验室"。学生在此可进行三维解剖模型拆解、历史场景沉浸式还原等高互动学习,使用率达普通阅览区的2.7倍。

古籍保护的科技创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17万册古籍的数字化工程。采用多光谱成像和AI文字识别技术,不仅使脆弱的典籍得以永续保存,更实现了《四库全书》等珍本的字级检索功能。这项技术现已成为行业标准。

学术服务体系重构

打破传统按学科分类的服务模式,图书馆组建了由学科馆员、数据科学家和出版专家构成的"学术支持小组"。在2024-2025学年,该团队已协助师生完成Nature/Science级别论文润色132篇,专利申请89项。

针对人文社科的特殊需求,独创"数字人文工坊"提供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等特色服务。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项目正是由此孵化,现已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

全球合作的战略布局

目前与哈佛燕京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等37个机构建立数字资源共享联盟,实现280万册电子书的馆际互通。2025年新启动的"海上丝绸之路"数字文献计划,更凸显其国际化视野。

Q&A常见问题

智慧图书馆会取代传统图书馆吗

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替代,而是构建"物理+虚拟"的双重空间。纸质文献仍占馆藏42%,且珍贵手稿的实体观摩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如何平衡技术投入与人文关怀

在部署智能机器人的同时,保留人工咨询台并扩展"学者书房"等服务。技术应用始终遵循"可见、可及、可感"的原则,避免成为冰冷的高科技展场。

未来五年重点发展方向

将深化知识发现系统的个性化推荐功能,建设全校统一的学术数据中台,并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学术成果确权中的应用场景。

标签: 高校图书馆转型数字人文发展智慧服务创新古籍保护技术学术支持体系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