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公共数据与政务数据究竟有什么区别

公务知识2025年05月11日 18:08:2422admin

公共数据与政务数据究竟有什么区别2025年的今天,数据已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资源。公共数据与政务数据虽常被混为一谈,但二者在数据主体、应用场景和开放维度上存在本质差异——政务数据特指政府履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而公共数据涵盖全社会公共领域产生

公共数据与政务数据区别

公共数据与政务数据究竟有什么区别

2025年的今天,数据已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资源。公共数据与政务数据虽常被混为一谈,但二者在数据主体、应用场景和开放维度上存在本质差异——政务数据特指政府履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而公共数据涵盖全社会公共领域产生的数据,其范围比政务数据大3至4倍。

法律定义上的根本差异

政务数据具有典型的行政属性,依据《数据安全法》第三条明确限定为"国家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数据"。例如某市住建局的危房改造审批记录,本质上就是典型的政务数据。

反观公共数据,按照《北京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的界定,其外延明显更广——既包含政务数据,也囊括公用企事业单位在提供供水、供电、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过程中沉淀的数据。2024年上海交通卡公司开放的地铁客流热力图就属于典型的非政务类公共数据。

权属关系的显著不同

政务数据的单一主权特征

政府机构对政务数据享有完整主权,某省疫情防控数据库的访问权限需要经过严格的内部审批流程,这充分体现了其封闭性特征。

公共数据的多元共有属性

当医院急诊数据与120调度系统数据融合时,就形成了跨部门的公共数据资产。这类数据往往涉及多个主体权益,需要通过数据确权机制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开放程度的现实差异

政务数据开放受《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强制约束,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已有82%的省级单位建成统一的政务数据开放平台。相比之下,公共数据的开放仍面临更大挑战——虽然电力公司理论上应该开放停电预警数据,但在缺乏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实际开放比例不足35%。

值得注意的是,两类数据在开放策略上也存在区别:政务数据通常采用无条件开放模式,而公共数据则可能采用授权使用或付费API等方式。

Q&A常见问题

企业用户该如何区分两类数据

关键要看数据来源是否具有行政强制性,如税务申报数据必定属于政务数据,而共享单车出行数据则属于公共数据范畴。

数据融合时如何界定属性

当政务数据与公共数据混合使用时,建议参照"主要成分原则"——若政务数据占比超过60%,则整体按政务数据管理规范处理。

未来两类数据会趋向统一吗

从欧盟《数据治理法案》演进趋势来看,2027年前可能会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治理框架,但政务数据仍将保留特殊管理要求。

标签: 数据治理政府信息公开数字政府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公共服务创新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