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2025年房地产为何持续低迷 供需失衡还是政策调控的必然结果

公务知识2025年05月10日 09:25:510admin

2025年房地产为何持续低迷 供需失衡还是政策调控的必然结果2025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核心在于人口结构转变与金融属性剥离的双重打击。供需关系逆转、政策调控持续发力、投资逻辑根本性改变共同构成了当前行业困局,短期内难

房地产不行

2025年房地产为何持续低迷 供需失衡还是政策调控的必然结果

2025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核心在于人口结构转变与金融属性剥离的双重打击。供需关系逆转、政策调控持续发力、投资逻辑根本性改变共同构成了当前行业困局,短期内难见逆转趋势。

供需关系的结构性逆转

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8%的关键节点,新增刚需呈现断崖式下跌。与此同时,主力购房人群(25-39岁)数量较2020年减少23%,这种人口断崖直接冲击了市场基本盘。开发商过去十年积累的库存需要54个月才能消化,远超国际警戒线。

更值得警惕的是,保障性住房体系在2023-2025年间集中放量,共有产权房供应量同比激增187%,这类"政策房"直接分流30%的商品房潜在客户。供求关系的根本性改变,使得传统"以价换量"策略完全失效。

价格信号完全失灵

在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激增但成交周期延长至11.7个月,业主降价预期形成恶性循环。新房市场出现的"工抵房潮"更暴露了开发商资金链的脆弱性,部分三四线城市实际成交价已跌破2015年水平。

政策环境的范式转变

房地产税试点城市从15个扩大到38个,持有成本上升直接改变了投资逻辑。"三道红线"政策虽在2024年微调,但金融机构对房企的信用评级体系已彻底重构。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定向滴灌"取代了过去的"大水漫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保障性租赁住房纳入地方政府KPI考核后,土地出让结构发生质变。2025年重点城市宅地供应中,租赁用地占比强制达到30%,这从根本上重构了土地财政的运作模式。

金融属性的系统性剥离

随着REITs市场发展和公募基金不动产投资放开,投资渠道多元化加速了房地产去金融化进程。2024年推出的房产净值贷ABS产品,本质上是通过证券化手段分解房地产的金融风险。

银行信贷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5年Q2个人住房贷款余额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同期消费贷余额增长17%。这种信贷结构的转变,标志着居民部门正在主动降低房地产在资产配置中的权重。

Q&A常见问题

房地产是否还有投资价值

核心城市优质资产仍具保值功能,但需改变"短期套利"思维,转向10年以上持有周期。需重点关注TOD项目和政策支持的租赁住房REITs。

政策会不会另外一个方面刺激楼市

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工具箱仍在,但中央"房住不炒"基调不变。可能的政策微调仅限于房贷利率、限购门槛等边际放松,难现2015年级别的强刺激。

建筑业转型方向在哪里

装配式建筑、智能家居改造、城市更新项目将成为新增长点。头部企业已开始向"开发商+运营商"模式转型,物业服务、社区商业等后市场价值凸显。

标签: 房地产周期住房政策资产配置城镇化转型金融去杠杆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