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课程设计肖增弘的教材为什么成为能源动力类专业经典
汽轮机课程设计肖增弘的教材为什么成为能源动力类专业经典肖增弘教授编著的《汽轮机课程设计》因其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工程实践导向的编排逻辑以及紧跟行业技术发展的内容更新,已成为国内能源动力类专业广泛采用的核心教材。我们这篇文章将从教材特色、教学
汽轮机课程设计肖增弘的教材为什么成为能源动力类专业经典
肖增弘教授编著的《汽轮机课程设计》因其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工程实践导向的编排逻辑以及紧跟行业技术发展的内容更新,已成为国内能源动力类专业广泛采用的核心教材。我们这篇文章将从教材特色、教学理念及行业影响三个维度解析其经典地位。
知识体系架构的三大突破
区别于传统分割式的章节编排,该教材首创"热力计算-结构设计-运行调控"三维耦合体系。通过将汽轮机通流部分设计这个核心贯穿始终,使学生在不同设计阶段都能建立完整的设备认知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低压缸末级叶片设计案例,巧妙融合了气动学、材料力学和制造工艺等多学科知识。
在数值计算方面,教材提供的Excel和MATLAB双重解决方案具有前瞻性。2023版新增的AI辅助设计模块,更是提前布局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工程师能力培养,这种预见性使其内容在2025年仍不过时。
教学设计暗藏的三个精妙
阶梯式任务链设计
从单级汽轮机到超超临界机组的设计难度梯度,符合认知发展规律。每个任务包均包含标准参数库和可扩展接口,这种"基础+创新"的设计既保证教学规范性,又预留了20%的自主探索空间。
故障树分析法应用
将核电汽轮机典型故障案例转化为设计约束条件,这种逆向教学设计使学生提前建立失效防范意识。教材中列举的2018年某电厂转子断裂事故分析,至今仍是安全性设计的经典范例。
行业影响力的双轨印证
据中国动力工程学会2024年统计,该教材已被83所高校采用,配套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累计训练学员超5万人次。更值得注意的是,三大汽轮机制造商的新员工培训体系均参考了其课程框架,这种产学研高度契合的现象在专业教材领域实属罕见。
哈尔滨电气集团总工程师李卫国曾评价:"书中关于二次再热机组的设计方法论,直接指导了我们最新型号的研发路线。"这种对产业实践的直接影响,是评估教材价值的终极标尺。
Q&A常见问题
非能动核电汽轮机设计能否参考该教材
教材第12章专门论述了核电汽轮机的湿度控制与侵蚀防护设计,但需注意AP1000等三代堆型涉及的非能动安全系统需要额外补充辐射热力学知识
如何获取教材配套的CAD参数化图库
通过扫描教材封底的教学资源码,完成教师身份认证后即可下载最新版图库,包含5种典型机组的200余个参数化模型
数字化转型下教材是否会推出VR版本
据编委会透露,2026年将发布支持Meta Quest3的沉浸式设计实验室模块,目前正在上海理工大学试点叶片装配虚拟实训系统
标签: 能源动力教育 透平机械设计 工程教材评估 数字化教学设计 产教融合实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