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详解

公务知识2025年05月01日 12:04:560admin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详解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是该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重点学科之一,培养具备现代行政管理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这篇文章将全面解析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前景和报考建议,包含以下核心内容:专业概

中国政法行政管理专业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详解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是该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重点学科之一,培养具备现代行政管理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这篇文章将全面解析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前景和报考建议,包含以下核心内容:专业概况与学科优势核心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就业方向与升学情况报考建议与常见问题


一、专业概况与学科优势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始建于1999年,依托学校法学优势学科,形成了"法政结合"的鲜明特色。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政府改革与治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特色研究方向。

该专业具有三大显著优势:1)全国唯一获得A+评级的法学学科支撑;2)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3)与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改委等20余家国家机关建立实践基地。学生在学习行政管理理论的同时,能系统掌握行政法规和政策分析能力。


二、核心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基础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经济学基础

专业核心课: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地方政府治理

特色选修课:行政法规与案例分析、公共危机管理、廉政建设专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研究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行政管理+"系列课程,如行政管理+大数据分析、行政管理+法治政府等交叉课程,体现学科前沿发展方向。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9人(含长江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12人。学科带头人常保国教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

拥有两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1. 法治政府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 公共政策评估中心(与国家发改委共建)

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在《中国行政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


四、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构建了"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校内实践:行政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公共政策模拟听证会、电子政务实验室实训

校外实习:与北京市政府、西城区法院等共建17个实践基地,大三年级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实习

国际交流:与悉尼大学、早稻田大学建立"2+2"双学位项目,每年选派20%学生参加海外名校暑期学校

2022年专业实践教学成果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五、就业方向与升学情况

近三年就业数据显示:

直接就业(约65%):各级党政机关(占比38%)、事业单位(22%)、国有企业(20%)、社会组织(20%)

升学深造(约35%):其中80%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20%赴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海外高校

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北京市人社局、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部分毕业生通过选调生项目进入基层政府部门任职。


六、报考建议与常见问题

Q:该专业对考生有哪些特殊要求?

A:1)建议政治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异;2)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3)关注时政热点和社会治理问题。近年在北京地区录取位次约在全市前5%。

Q:法学背景对学习该专业有何帮助?

A:1)能更好理解行政法规范;2)在政策分析中具备法律思维优势;3)可优先选择"行政管理-法学"双学位项目。

Q:女生适合报考这个专业吗?

A:近年男女比例约3:7,专业就业不存在性别限制。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等主要考察综合能力。

报考提示:2024年新增"智慧治理"实验班,面向高考新生选拔30人,培养数字政府建设方向人才。

标签: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就业公共管理专业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