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颜晓梅课题组研究领域与科研成果

公务知识2025年04月30日 14:35:430admin

颜晓梅课题组研究领域与科研成果颜晓梅教授作为我国纳米生物分析化学领域的杰出学者,其课题组在单颗粒、单细胞分析技术研发及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颜晓梅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核心技术突破、代表性科研成果及

颜晓梅课题组

颜晓梅课题组研究领域与科研成果

颜晓梅教授作为我国纳米生物分析化学领域的杰出学者,其课题组在单颗粒、单细胞分析技术研发及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颜晓梅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核心技术突破、代表性科研成果及其应用价值,帮助你们全面了解这一前沿科研团队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方向与学术定位核心技术突破代表性科研成果产学研合作与应用团队成员与培养体系学术贡献与社会影响


一、研究方向与学术定位

颜晓梅课题组隶属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要聚焦于高灵敏纳米生物分析化学研究。团队以"发展创新分析方法,解决重大生物医学问题"为宗旨,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单颗粒/单细胞分析技术平台。

课题组学术定位体现在三个层面:(1) 方法学创新:开发超高灵敏度流式检测技术;(2) 仪器研制:自主研制国际领先的纳米流式检测装置;(3) 应用拓展:将新技术应用于病原体检测、外泌体研究、纳米药物评价等生物医学领域。这种"方法-仪器-应用"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使团队在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二、核心技术突破

课题组最突出的技术贡献是自主研发的纳米流式检测技术(nFCM),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流式细胞术的检测下限,实现了对20-2000 nm纳米颗粒的高通量、多参数检测。关键技术突破包括:

  • 创新光学系统设计:采用高功率激光光源与独特光路配置,实现弱散射信号的高效收集
  • 超灵敏信号检测:开发低噪声电子放大系统,信噪比比传统仪器提升100倍
  • 数据分析算法:建立纳米颗粒粒径与荧光定量标定方法,测量精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该技术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ZL201310491570.0)和美国发明专利(US10386345B2),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Protocols》等顶级期刊。


三、代表性科研成果

课题组在多个研究方向取得重要发现:

1. 病原体快速检测

建立基于nFCM的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可在10分钟内完成单个病毒颗粒计数,灵敏度比ELISA高1000倍(ACS Nano, 2020)。该方法在新冠疫情期间被用于环境病毒监测。

2. 外泌体研究

首次实现单个外泌体粒径与生物标志物的同步分析,揭示了肿瘤源性外泌体的异质性特征(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3. 纳米药物评价

开发出纳米药物载体包封率与载药量单颗粒检测新方法,为纳米药物质量控制提供新工具(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2)。

近五年课题组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四、产学研合作与应用

课题组注重科研成果转化:

  • 核心技术已实现产业化:研发的纳米流式检测仪已由厦门粒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量产,广泛应用于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
  • 与医院临床合作:与中山医院等机构合作开展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病原体快速诊断等临床应用研究
  • 标准制定:参与制定《纳米颗粒粒径测定-流式动态光散射法》等国家标准

2022年,团队研发的"高灵敏流式检测仪的产业化"项目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组一等奖。


五、团队成员与培养体系

课题组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博士后5名、研究生20余名,形成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团队培养特色包括:

  • 交叉学科培养:融合分析化学、生物医学、光学工程等多学科训练
  • 仪器研发能力培养:学生参与从原理设计到样机搭建的全过程
  • 国际交流:与Stanford大学、ETH Zurich等保持长期合作

已培养博士20余名,多人获国家奖学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等荣誉。


六、学术贡献与社会影响

颜晓梅课题组的学术影响力主要体现在:

  • 技术革新:推动流式检测技术进入纳米尺度时代
  • 方法标准:建立多个纳米颗粒表征的新方法标准
  • 产业应用:仪器设备打破国外公司在高端流式细胞仪市场的垄断

颜晓梅教授现任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曾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8)、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等重要荣誉。课题组网站显示,团队正致力于将技术向临床诊断领域拓展,开发新型液体活检方法。


七、常见问题解答Q&A

纳米流式检测技术与传统流式细胞术有何区别?

传统流式细胞术检测下限约300 nm,而nFCM可检测小至20 nm的颗粒,且检测速度更快(可达10,000颗粒/分钟)。技术上通过优化光路设计、提高信噪比等创新实现突破。

该技术目前的商业化应用情况如何?

团队研发的纳米流式检测仪已实现量产,在国内50余家科研单位和药企应用,并出口至美国、欧洲等地区,年销售额超千万元。

课题组是否招收跨专业研究生?

欢迎具有化学、生物、医学、光学、电子信息等背景的学生报考。课题组提供系统的交叉学科培训,具体招生信息可查阅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标签: 颜晓梅课题组纳米流式检测技术单细胞分析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